装配式铂电阻检定与校准方法对比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摘要:介绍WZP-26S型
装配式铂电阻检定与校准的方法,并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来说明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引言
装配式铂电阻是由感温元件、不锈钢外保护管、接线盒以及各种用途的固定装置组成。铂电阻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它是利用铂丝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随着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不锈钢保护管不但具有抗腐蚀性能,而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铂电阻能安全地使用在各种场合。而其中型号为WZP-26S,长度为50mm的装配式铂电阻(见图1),用于测量流动气体和液体温度。由于其长度过短,其校准和检定的方法有所不同。
为了验证这两种方法对于WZP-26S铂电阻的测量结果影响,选用了3支A级铂电阻.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试验。
1试验过程
1.1检定
根据JJG229-2010《工业铜铂热电阻》,被检铂电阻应有足够的置人深度。保证在允差检定时的热损失可被忽略。所以在检定铂电阻时,是将其放人恒温槽液面30cm以下,以此来保证检定条件。对于WZP-26S,就是将其放入合适的玻璃试管中,引出接线,并用棉花封住试管口减小热对流。此方法由于铂电阻没有直接接触液体,需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
结果如表1所示。
|
测量值 |
序号 |
1 |
2 |
3 |
R(℃) |
100.012 |
99.985 |
99.991 |
100℃ |
138.528 |
138.498 |
138.507 |
α |
0.0038511 |
0.0038519 |
0.0038519 |
1.2校准
在校准时,一般是模拟客户实际使用时的测量温度方法,即将其直接插人恒温槽中,直至螺纹口完全没人液面为止。等待测温电桥上示值稳定后进行记录。结果如表2所示。
2试验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3支铂电阻R(0C)、R(100C)、α都满足A级铂电阻的技术标准。
|
测量值 |
序号 |
1 |
2 |
3 |
R(℃) |
100.051 |
100.042 |
100.044 |
100℃ |
138.433 |
138.412 |
138.427 |
α |
0.0.0038362 |
0.0038354 |
0.0038366 |
而根据表2中所示数值。3支铂电阻R(0C)、R(100℃)符合A级铂电阻标准,α超差。观察数据后发现,0℃时铂电阻检定的电阻值比校准的低,而100℃时则相反。初步分析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就是铂电阻插人深度不够,没有消除热损失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没有插人到恒温槽的恒温工作区。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们将这3支铂电阻在校准方法的基础上又拔出10mm,测量结果如表3。这时R(0℃)、R(100℃)都不符合A级铂电阻的标准了。
|
测量值 |
序号 |
1 |
2 |
3 |
R(℃) |
100.089 |
100.072 |
100.078 |
100℃ |
138.288 |
138.256 |
138.247 |
α |
0.0038165 |
0.0038156 |
0.0038139 |
3结束语
通过试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校准与检定两种方法的结果还是有差别的。换算成温度误差的话,在0℃两者的相差0.1℃,而在100℃两者的相差0.2℃左右。相较于A级铂电阻的允许误差,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由于检定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检定规程,所有通过检定方法能保证铂电阻的正确性。而校准则模拟了使用过程,更能体现出铂电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性能。